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保护自身权益

2019-03-14

2016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值此3.15消费者保护日到来之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重要内容:

1、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

信息披露是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应当披露的内容包括:金融消费者对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益和义务,订立、变更、中止和解除合同的方式及限制;金融机构对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金融消费者应当负担的费用及违约金,包括金额的确定、支付时点和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发生纠纷的处理及投诉途径;其他法律法规或监管规定就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所要求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披露或报告的事项及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同时金融机构应当提示金融消费者不得利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事违法活动。

2、关于营销禁止的内容

金融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不得侵犯金融消费者所享有的八项权利,尤其不得有以下行为:虚假、欺诈、隐瞒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损害其他同业声誉;冒用、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者相近的注册商标、宣传册页,有可能使金融消费者混淆;对业绩或者产品收益等夸大宣传;利用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审核或者备案程序,误导金融消费者认为金融管理部门已对该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保证;对未按要求经金融管理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预先宣传或者促销;非保本投资型金融产品营销内容使金融消费者误信能保证本金安全或者保证盈利;未通过足以引起金融消费者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对限制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事项进行说明;其他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行为。

3、关于文本管理和格式条款的内容

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合同文本打交道,金融机构在的格式合同及服务协议文本,不得存在误导、欺诈等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不得含有减轻、免除己方责任,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格式条款,及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等不合理条款。同时,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得通过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方式要求金融消费者购买协议中未作明确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4、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内容

个人金融信息与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息息相关,金融机构在收集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必要原则,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业务需要收集个人金融信息,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信息或者采取不正当方式收集信息,不得非法存储个人金融信息;应当采取符合国家档案管理和电子数据管理规定的措施,妥善保管所收集的个人金融信息,防止信息遗失、毁损、泄露或者篡改。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金融信息遗失、损毁、泄露或者篡改等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金融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对业务过程中知悉的个人金融信息予以保密,不得非法复制、非法存储、非法使用、向他人出售或者以其他非法形式泄露个人金融信息。


争议解决途径

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产生金融消费争议时,原则上应当先向金融机构投诉。金融机构对投诉不予受理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不予处理,或者金融消费者认为金融机构处理结果不合理的,金融消费者可以向金融机构住所地、争议发生地或者合同签订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金融消费者维权热线

中国工商银行:95588

中国农业银行:95599

中国银行:95566(信用卡专线:4006695566)

中国建设银行:95533(信用卡专线:4008200588)

交通银行:95559(信用卡专线:4008009888)

招商银行:95555(信用卡专线:4008205555)

中国民生银行:9556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

广发银行:4008308003(信用卡专线:95508)

兴业银行:95561

中信银行:95558(信用卡专线:4008895558)

中国光大银行:95595

华夏银行:95577

平安银行:95511-3(信用卡专线:95511-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5580(信用卡专线:4008895580)

腾讯财付通:0755-86013860

支付宝:95188

中国银联:95516

中国银保监会:12378

中国证监会:12386

中国人民银行:12363

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

©Copyright 20132014 ebic/版权所有上海电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5469号  沪ICP备11013089号-2

400-700-8010

顶部